致匠心:踏平坎坷成大道,铮铮铁骨筑匠心

张立应海报修改稿.jpg

导语

塔吊机挥舞着长臂吊运着一堆堆材料,挖掘机张起利爪刨出一个个基坑,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里是徐州中骏汇景城项目施工现场,处处可见建设者们挥汗如雨,忙碌不停的身影。金鹏建设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承接了此项目一标段的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张立应带领项目团队克服艰难险阻,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展现出金鹏人不畏艰辛、真抓实干的“匠心”品质。

1.jpg

徐州中骏汇景城一标段:

徐州中骏汇景城一标段项目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与珠江路交叉口东南侧,建筑面积158504㎡,主要包含9栋住宅楼(2栋24层、2栋25层、5栋27层)以及附属配套工程,项目主体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桩基+筏板。



建设初始,身负重托

2019年7月初,项目经理张立应接到区域公司领导下达的中骏项目建设任务,7月15日带领首批项目团队成员进驻项目现场。进场后,第一场硬仗就是要在10月20日前完成项目主体四分之一的施工进度以满足甲方预售要求,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滞后。

“按期完成施工节点”犹如一张军令状压在张立应的心头,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项目部已没有退路,必须斗志昂扬、全力拼搏,与时间赛跑。张立应首先编制了《项目策划书》,报集团总部审核获批后,他立即与项目管理人员、班组负责人深入沟通,安排人员、机械、材料进场,同时召开项目部施工会议分解施工计划,每项任务明确到人,每个时间节点细分到天,迅速而有序的开展项目生产工作。



能吃苦,才能打硬仗

随着一项项工作的有序展开,中骏项目开始进入如火如荼的生产时期。进场初期,项目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由于工期紧张,为了保证充足的施工时间,张立应的项目团队在生活区和办公区还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就已组织进场施工。当时正值7、8月份高温天气,项目现场酷热难耐,没有办公室、没有宿舍,张立应和团队成员只能挤在5个狭窄的集装箱里办公、休息;没有食堂,每天只能吃盒饭。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项目团队坚持工作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建成了生活区、办公区,并完成了项目现场的施工进度。如今,在建好的项目部宿舍区墙上挂着这样一块条幅:“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正是秉持着这条工作信念,才能炼就出中骏项目团队这样一支能吃苦,更能打硬仗的建设铁军。

进场前期项目部办公生活区

现在项目部办公生活区

全钢爬架

铝质模板



身先士卒带头人,率先垂范成表率

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张立应总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他每天都奔波于各个作业面,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早贪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今年8月初,徐州地区受到台风“利奇马”影响,连续5天狂风暴雨,正在挖土方的基坑内严重积水,无法正常施工,需要连夜抽水,张立应一直在工地盯控,不时地提醒现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那一天,从工地回来已是凌晨4点,在办公室椅子上坐着迷糊一会,他又赶去参加甲方组织的施工推进会。每当工作到深夜,被人问及困不困、累不累的时候,他总会说“累,但睡不着。”睡不着,因为他的心里总想着施工的事情;睡不着,因为长年的项目施工生活,让他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项目能全面推进建设,离不开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几乎成了项目团队所有人员的常态。为了保证每天的施工进度,张立应决定实行每天24小时穿插施工,白天、晚上、通宵三班轮换不停歇。项目部每个管理人员中午不下班,午饭后就到项目现场值班,指挥施工作业;通宵加班,废寝忘食,对此中骏项目团队所有成员没有一句怨言。

项目经理张立应在采访中说道:“我非常感激我这帮兄弟们,他们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虽然我们是新组建的团队,但是我们每个成员都是精兵强将,把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我们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10月21日,中骏项目甲方单位对一标段的工期节点进行审核验收,甲方领导对验收结果十分满意,同时表示对金鹏“言出必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十分敬佩。验收完成后,项目经理张立应心中的大石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但他仍不忘告诫自己:今天的结果只能代表阶段性的胜利,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不能得意忘形、掉以轻心,道阻且长,唯有越行越勇。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中都大道1588号金鹏控股大厦

电话:0550-3217-411

邮箱:ahjpjs_edit@163.com

百年金鹏  幸福金鹏